上周日等坐公交車時,一小學生模樣的男孩同其母準備過人行道,此時綠燈還未亮起,“媽媽”看沒有車輛經過想拉著孩子過馬路,卻被孩子拉住說:“媽,紅燈,紅燈停、綠燈行。”媽媽在孩子的“勸說”下直到綠燈亮起才過了馬路。
親身經歷此幕,不由感慨良多。曾幾何自己也曾教育自己的孩子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,不能闖紅燈,而真正自己過時又“闖過”多少紅燈?曾對孩子的諄諄教導,如今又被孩子“反教”。
不僅闖紅燈被孩子“教育”,作為父母(家長)又有多少違規違章違德的事需要子女“教育”?各樣“花式碰瓷”、各種“強詞霸座”、擾民“廣場舞”等等,現實生活中,一些為人父母做出有違公德道德法律,有失公允公平公正的行為屢見不鮮,影響著社會文明、和諧。
曾經作為兒女家庭中的“第一任老師”,隨著年齡的增長、環境的改變,曾經的“嚴父慈母”,兒女眼中真善美、正能量的“化身”有時如“人設”漸漸崩塌,成為“反面形象”,讓子孫“蒙羞”。
由此,筆者忽然想到,是該大力倡導和推行家庭“反哺式”家庭教育了。
“哺育”與“反哺”都是家庭教育。而家庭教育也應是相互的。當孩子年幼無知時需要父母來喂吃喂喝,進行啟蒙教育,謂之“哺育”。由此我們也說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”,也是孩子的“終身班主任”,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與習慣養成。很多時候我們能從孩子的言談舉止發現看到父母的影子,看到家庭家教家風。很多成名成功人士之所以功成名就,很大因素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。父母對孩子良好的言傳身教將受益終身!
凡事都是相互的。家庭的教育也不例外,也是一個相互的過程。隨著兒女漸漸長大、社會不斷發展、知識不斷豐富,孩子越來越有個性與主見。而父母漸漸變老,“思想”開始落后、“思維”開始遲鈍、“思考”開始簡單、“思路”開始變窄,貪占便宜、自私自利、火多氣大、我行我素漸漸“暴露”,亟需要子女進行教育的“反哺”。
“反哺式”家庭教育,就是兒女受到更高層次、更加系統的教育后,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逐步樹立,越來越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解,通過孩子自身的改變,反哺過來影響父母改變。通過反哺式教育能夠讓“道理”更加淺顯易懂、讓父母更易接受“順從”。
作為真正有孝心的“兒女”,讓父母吃好穿暖是應該的、必須的。而想方設法進行家庭教育“反哺”,堅持不懈讓父母長輩“知過改過”“增長見識”,則是更大意義上的“孝”,因為它能推動社會文明和諧進步,利人利己,利家利國。同時,作為學校要加強引導學生對父母的不良行為發現后進行及時“勸阻”“教育”,如此,文明社會、文明城市將會更加鞏固完善。
(來源:“東行記事”微信公眾號)